爱白网-最新皇冠会员网址

北京专家吁请新修婚姻法应以人为本保障同性爱婚姻权力

  【e行为2月2日】 本网编辑楚天北京报道:2001年1月11日,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发出通知,全文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修正草案),征求全民意见。这部正在征求国民意见的新法由于增删了过去时代制定的婚姻和家庭的相关法律条文,引起普遍关注。有关人士认为,而在当今社会文化意识形态多元化的状况下,婚姻法应以人为本尊重现实有利社会进步发展,作为人类情感组成部分的同性爱在新时代也应得到与异性爱婚姻家庭同样的法律地位保障。

  中国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据有关统计资料,中国同性爱占总人口比例是3-6%,中国同性爱者已经自觉进入法制规范和律政保障的诉求时代,作为社会生活的一个单元,同性婚姻家庭的期望日益提高,但目前正在修订的新婚姻法显然在回避这个问题。

  日前,社会学、人类文化学研究专家王红旗先生投书本网说,在修改和制定婚姻法的过程中,应该有点“强者意识”“长远意识”,毕竟社会发展是一个优胜劣汰的长远过程。人们对婚姻主要有四个方面的需求,它包括:心理上的需要、情感上的需要、生理上的需要、生活上的需要。同性爱已被证明非医学疾病,它作为人类情感的一部分,与异性爱同样存在上述四个方面的需求,它的存在与规范发展理应同样受到国家机器的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许许多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但同时也有不少不利于当前社会发展的糟粕,我们必须加以区分,不能再把它写入法律,成为影响国家发展的“绊脚石”。出台的新婚姻法,如果能够更多的关注关注社会发展,那么这部婚姻法的修改才算是成功的。

  王红旗说,一个国家的法律要为每一个人服务,要尊重每一个人的意愿。

  王红旗在他的关于“婚姻家庭法”的构想中称,婚姻法应当包含同性恋与同性人的婚姻,而家庭的定义(结构、形式)除了常识上的异性夫妻和子女等组成的家庭外还应包括同性爱者组成的家庭。在“婚姻家庭法”中还应须明确列出同性爱家庭财产的定义,家庭成员个人财产的定义,家庭及家庭成员之间的财产转移(包括向家庭成员的转移和向家庭外的转移,以及家庭内财物的重新分配、赠与,遗产、保险金、彩票等等),家庭成员对家庭财物的使用权。家庭成员如何承担家庭债务,一个家庭成员是否承担其他家庭成员的债务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王红旗提议法律还应要求其他人予以理解或至少不歧视社会上存在着特殊的婚姻和家庭关系,以尊重社会成员生活方式多元化原则。

  同性爱在中国由来已久,有据可查的历史推上溯至有文字记载的上古时期,在明清时期正史野史中更有大量男风盛行的记录。但是,由于传统儒学道德观的束缚,同性爱一直被社会主流文化和行为方式压抑甚至岐视。直到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未期互联网的出现,随着西方多元思潮的引进和冲击,中国社会亦步亦趋地窥探着隐藏在现实社会角落的同性爱现象。

  一些有识之士近年也大力宣传和推进中国同性婚姻家庭的法制保障的建设。去年的8月31日,一批婚姻法专家、社会学家、法律工作者会聚北京凤凰会馆,李银河女士就同性婚姻问题与专家们进行了探讨,这是中国专家首次就新婚姻法提出同性婚姻问题。

  李银河首先指出,我国能提出同性婚姻概念本身就是一个走向进步、文明的表现。

  这位出版过《中国的同性恋者》的性学专家说,据她本人的调查,同性恋群体本身有组织家庭的意愿。他们要求法律给予的保障除同性爱人之间的财产、权利义务等问题外,还有比如忠贞,配偶权等等。这些与异性爱没有什么区别。但这对与异性爱婚姻家庭几乎是天经地义的,而同性爱却得不到支持。

  渐渐复苏的被称之为边缘爱情的同性爱在中国不失时机地寻找和培养他们的爱情园地,作为社会细胞的婚姻家庭,便被作为同性爱情的庇护所和归宿。一家网站的调查显示,中国同性爱者希望与自己的同性伴侣组织家庭共同生活的比例高达92.7%。这个数字证实了专家们的调查结果。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