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转折时代的到来:a turning of time
aids 2012大会首日报道
华盛顿,2012年月22日-23日
第十九届世界艾滋病大会(aids 2012)在经过了20多年后,再一次回到了美国举行。这次大会有来自世界195个国家21,000名代表参加。hiv流行已经有30年,如果要说有哪一种疾病能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如此多的关注,那真是非艾滋病莫属。正是这样高的关注度,使得艾滋病成为一种深远改变的来源: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人类学、行为学、政治、经济乃至社会种种方面都因为这种疾病而改变了它们的面貌。
然而,30年过去了,现在依然是个很糟糕的时刻:全球有3420万hiv感染者,15岁到40岁的年轻人占新感染人数的40%。在很多国家,抗病毒治疗的覆盖率不到25%。全球有1480万人需要治疗,但只有50%得到了治疗,hiv疫苗研究屡屡受挫,治愈hiv遥遥无期,传统的预防措施似乎完全不能逆转hiv的流行,对于感染者依然有很严重的歧视和污名化⋯⋯
然后这又可能是一个转折的时刻。因为我们看到了希望:
世界各国持续对hiv的预防、治疗和研究投入大量人力和资源。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民间组织、感染者亲友和感染者站在一起,共同与病魔抗争。过去一年中,hiv临床研究领域最重要的一项研究hptn 052试验结果显示,通过抗病毒治疗,可以减少96% hiv传播。就在数周之前,truvada被批准最为第一个hiv感染预防药物。通过合理的治疗方案,hiv感染者的预期寿命已被大幅延长。对hiv感染者的恐惧和歧视也有缓解的趋势…
我们期待在aids 2012上看到什么?
各国政府的态度:
在持续大量金钱和人力投入后,世界主要国家政府,是不是还愿意继续对hiv研究和治疗投入更多的资源。
流行病学:
我们想看到最新的hiv流行数据,看到更详细的在特定人群中,患病率和发病率的演变。治疗覆盖的比率,等等。
新的药物
每年新的治疗药物都是重点,今年仍然不例外。然而传统的随机对照临床实验有其缺陷,因为作为其设计基础的统计学有诸多不足。随机对照试验的实施条件与真实的临床应用条件是有极大差异的。作为临床医生,我们都清楚,临床试验的结果脱离了产生它的环境:比一般临床医疗严格很多的、十分严密的报告和观察过程,其结果一定是会打折的。所以,“面对一张网的时候,你实在不能说漏洞在哪里”。最近几年已经在临床诊疗研究中初露端倪的“数据挖掘”研究方法,应该会更好的帮助我们理解艾滋病临床治疗条件下各种药物和药物组合与患者生存方式之间的复杂关系。这样的研究,其意义应当不在一个或几个新药验证试验之下。
治愈hiv
在过去的一年中,有两个重要研究开启了治愈hiv或者功能性治愈hiv的道路。margoles教授等人发现了一种药物,能够激活病毒储存池,而这些病毒储存池中藏匿的病毒,则是hiv为什么不能被消灭的一个重要原因。
hiv的干细胞治疗研究也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了多项研究。通过锌指蛋白酶敲出ccr5基因,使得体内的cd4病毒获得对hiv的免疫力,也许是通向功能性治愈的一个可行的方法。
也许我们可能无法完全根除hiv,但目前看来,长期带病毒健康生存,不需要药物治疗,不会传播给他人,是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
此次aids 2012,这些研究的进展,将是非常有意思的看点。
“破坏性创新”(destructive creation)
很多预防、治疗和感染后管理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相互矛盾的。在中国,巨大投入和很高的曝光率背后,是hiv感染率在青少年、同志以及妇女等群体中的快速上升,在不断提高的治疗覆盖率背后,是各种治疗失败(包括耐药)的快速上升。解决这些问题,常规性、经典的生物医学(包括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是有缺陷的。提高干预对不同群体的特异性和有效性,减少耐药,对不同治疗方案和特定患者之间的关系做出更准确的判断从而减少严重不良反应,早期预警严重不良反应以及对诸如“治疗性预防”之类全新概念在不同社会文化条件下的适用型进行评估。。。
所有这些问题的解答,都不能只在艾滋病研究这个领域内去寻找答案。更新更快的耐药序列监测技术建立在我们怎样提高硬件响应和改善数据分析基础上,早期预警危重并发症建立在对既往数据的挖掘上、智能手机和数字设备的应用将极大提高患者管理水平。换句话说,将个体的生物学、生理学,乃至社会文化特征进行数字化描述的能力,是从实践的角度进一步提高预防、治疗和治疗后管理的关键。这次大会能提供一些新线索吗:融合多学科的研究占到怎样的位置?数字化医疗在专家的眼镜中对于艾滋病有着什么样的作用?有多少“聪明”的研究方法出现?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过敏性和感染性疾病研究所(niaid)主席dr. fauci在开幕式上引用了英国小说家狄更斯的一句名言:this is the worst of the times, and this is the best of times(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最好的时代)。
这更是一个转折的时代,也是充满希望的时代,因为从现在开始,我们正走向一个没有艾滋病的时代!
周舜泰 医学博士
江华 医学博士
美国华盛顿特别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