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ds 2012 特别报道之三:终结艾滋,利器何在
专题研讨会:艾滋病科学的前沿
本届大会的主题是“turning the tide(扭转潮流)”,会上听到最多也就是这句,几乎每位大会演讲者都会在他们的讲话中提到"turning the tide"。不过,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激动人心的目标,如果没有了强有力的工具去实现,也就只能是沦为口号。对于艾滋病,药物、疫苗就是我们最重要的利器,也因此在每一届大会上,有关治疗方法的讨论总是重中之重。
7月23日下午,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院长dr.collins的主持下,几位世界上顶级的病毒学、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领域的专家,共同就“艾滋病科学的前沿与发展”这一主题,与众多与会代表进行了一个小时的精彩讨论。7月24日,来自西班牙的著名免疫学家javier martinez-picado教授在大会发言,总结了hiv治愈研究,以及对未来的展望。我们这就来看看这群武林高手们怎么评价我们用以对抗hiv的武器研发现状和未来。
hiv疫苗
对于传染病,疫苗总是诸多疗法中最先被想到的。人们曾经对艾滋病疫苗研究充满了各种期待,然而至今为止,只有一种疫苗rv144在临床试验中被证明有可能预防hiv感染。但是,它的保护作用很有限,效果也受到广泛质疑。
为什么对于hiv,至今没有成功的疫苗?未来的疫苗研究,前景如何?
疫苗专家nabel教授列举了疫苗研究在科学上的难点,包括诱导产生中和抗体困难、hiv抗原表位突变频繁等。但他同时提到,近两年的hiv疫苗研究取得了很多进展:两年前,只有四种疫苗能够诱导人体产生广谱中和抗体(broad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但在最近的两年中,有100多种能够诱导广谱中和抗体的疫苗被研发出来。科学家们也在尝试用新的思路研发hiv疫苗,nabel说:"(hiv疫苗研究)已经不再是在黑暗中摸索前行了"。同时也有专家提到,今后应当在预防性疫苗和治疗性疫苗两方面投入同等的人力和财力。
暴露前预防(prep)
数周前,美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口服truvada可以作为hiv感染的预防性药物用于健康人,从而使“暴露前预防”正式从研究的后台走向人群应用的前台。hiv“暴露”主要是指高危性行为。多个研究证实,健康人暴露前服用truvada可预防hiv感染,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进展。truvada也因此成为首个被证实有效hiv预防药物。但是暴露前预防也带来许多问题,例如是否会增加危险行为?结果反而造成了hiv的传播?预防如果失败,会不会造成hiv对truvada耐药(truvada同时也是抗病毒治疗中使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
临床专家eron教授提到,实际上,预防失败往往是因为忘了服用truvada,而不是服用之后再被感染。因此,将truvada作为预防性用药,通常不会导致耐药。他同时提到,注射药物预防感染也许更有效(不存在忘服的问题)。
根治hiv
已有的抗hiv药物,能够有效抑制病毒复制。但常规的长期治疗,不能完全清除hiv病毒,一旦停药,病毒就会卷土重来。所以,要达到根治hiv的目的,必须在常规联合抗病毒治疗之外,另辟蹊径。
根除hiv感染,意味着将hiv从身体中每一个被感染的细胞中清除出去。检验学上,要能实现病毒在体内完全检测不到,并实现免疫功能的完全康复。迄今为止,只有一名患者获得了严格意义上的根治,他就是著名的"柏林病人"。他感染hiv后患上了白血病,骨髓移植时意外的移植了对hiv具有天然免疫性的造血干细胞(ccr5是位于cd4细胞表面的一种分子,它是辅助hiv病毒进入细胞的一种重要结构,柏林病人接受的这份骨髓中,细胞没有ccr5,意味着有传染能力的hiv不会感染他)。这样,他就通过移植获得了一个对hiv免疫的免疫系统(替代了他自己原来的免疫系统)。从他接受骨髓移植到现在,5年过去了,他体内仍然没有病毒出现。
但是这种疗法十分危险、也难以在临床上大规模重复其疗效。因为对hiv天然免疫的个体非常稀有,找到合适的干细胞供体更难。同时,干细胞移植本身是一种极其危险的治疗,需要使用化疗、放疗,患者必须经历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d)后才能获得新的免疫系统。由于有严重的副作用和并发症,这种移植手术的死亡率高达30%。
不过,从启发新思路和新方法的角度,从柏林病人的经验中,我们的确是开启了一条通向治愈的道路:虽然彻底根治hiv很难实现,但获得“功能性治愈”还是可能的。功能性治愈是这样一种状态:长期带极低病毒健康生存,不传播,免疫功能恢复,不需要服用联合抗病毒治疗。需要强调指出的一点是,功能性治愈虽然不等于从体内清除所有病毒,但不失为一种非常理想的健康状态。
迄今为止,科学家们对于如何达到功能性治愈提供了两种主要的思路,包括:1)干细胞治疗;2)清除hiv储存池。我们来看看这两条思路的进展以及科学家对它们的评价:
干细胞治疗
过去的两年,针对hiv的干细胞治疗研究引人注目。它的原理是:将患者体内的t淋巴细胞提取出来,通过锌指核苷酸酶敲除掉ccr5基因,再把这些对hiv免疫的细胞输回体内,用来替换原来的t淋巴细胞。
但eron教授对干细胞治疗泼了冷水:首先,过去几年,已经开始在临床应用了一种药物maroviroc来封闭ccr5,但是这种封闭ccr5的化学方法,并不能根除hiv。其次,现有的干细胞治疗并不能真正创建一个对hiv免疫的免疫系统:干细胞移植后,短期效果不错,但最终对hiv有免疫力的t细胞会慢慢消亡,患者依然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来抑制hiv的繁殖。
清除hiv病毒储存池:第一步已经迈出
hiv之所以很难根除,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hiv潜藏在储存池细胞中,这些静息的细胞不增殖,hiv也不会繁殖。现有的抗病毒药物只能作用于hiv增殖的过程中,对于此类静息的病毒无能为力。由这一生物学特点,我们得到了一个“引蛇出洞”的思路:何不用药物把储存池细胞激活,让它们大量释放病毒,然后抗病毒药物就能有用武之地?消灭了储存池中的病毒,就有望达到功能性治愈。
这样一来,我们得到了在这种抗病毒治疗策略下的第一个药物:virinostat。它是一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过去也并不是用于hiv治疗的药物,开发它的目的原本是用于白血病等血液性疾病的治疗。过去的1年中,它在hiv药物研究中脱颖而出,成为第一个比较安全的激活病毒储存池的药物。看起来,这虽然只是一小步,但却被很多国际知名科学家誉为通向功能性治愈的一个里程碑。
讨论会的最后,科学家们就2020年的艾滋病治疗可能达到的高度进行了展望:疫苗专家期待全新的治疗性疫苗能进入临床试验;临床专家则期待更安全高效的储存池激活药物能进入临床试验;公共卫生专家则期待,各国政府能持续投入大量资源,让每个人能受益于科学的新发现。
所有今天所讨论的这些全新武器,其中很多都还只是研究中的雏形,存在各种不足,然而,它们却是未来的希望所在:十年铸剑,一朝功成,hiv其无后乎!
©文稿新二皇冠手机版登录网址的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爱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