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白网-最新皇冠会员网址

正视“典型”方能皆大欢喜

    “快看那个基佬!”我朋友sam指向街上一个穿短裤和网状背心,欢乐地如风而过的男子。”真是基得不能再基了,这种装扮太毁三观了。他们就不能正常点么?”


    sam的话令我十分吃惊,我并不确定他对“正常”的定义是什么。他对消费的护肤品比食物多,闲聊时经常引用《设计女人》(designing women)里的话,在旧金山卡斯楚区住了长达十年,这个区是对同志群体最友好的地区之一。sam的很多特征都可以给他打上“典型”基佬的标签,可他自己却总能轻易地将一个压根儿不认识的基佬定性为“难以接受的”。

    sam的论调余音绕梁。这不仅是因为他的评价尖锐,更因为其中反映出的双重标准。越来越多的人持有此种双重标准:“搞基没关系,时时处处都很‘基佬’就不好了”,不然你就成了“典型”基佬。

    有些同志害怕被贴上“典型”的标签,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举止出位、表情夸张、沉迷于时尚潮流等特征会让大众对同志圈的认识变得单调。事实上所谓“典型”基佬只是我们中的一小部分。

    尼日利亚作家chimamanda adichie曾说:“典型化的弊端不在于其不真实,而在于不能反映出全貌,把一个故事变身为唯一的故事。”她还预言过这种做法的危险性,对任何群体片面的认识都会导致忽视和无知,而这个问题在同志圈里一直存在。我们努力尝试打破“典型”,几十年来正是这些“典型”禁锢了我们的发展。


    然而,在我们试图展示同志群体多元化特质时,我们当中仍有很多人对一些“典型”基佬或者文化嗤之以鼻。这种观念也体现在主流文化中。现在对同志的正面描述比从前多了。同志形象出现在电影、电视节目、漫画,甚至电游中,但往往只限于阳刚的形象。具有阴柔气质的同志形象很少在流行文化中被提及。一旦这种形象出现,很多同志就抱怨这是对他们的“成见”。这种抱怨是针对片面评价的正常回击,但它同时也暴露了一个问题:用一种典型替代另一种典型,同志群体的多元化依旧不被大众认可。

    作为一个出柜22年的同志,我碰到很多持有跟我朋友sam一样观点的同志。而给各种lgbt网站写稿则让我有机会见识到一些同志对“典型”基佬所抱有的极端态度,通常我只需要看看lgbt网站上人们的点评就能发现这些。有时候对 “典型”最不能容忍的就是我们这个群体自身。

    用来讽刺同志的各种“典型”存在已久。而正如chimamand所言,同志文化中的“典型”并没有害处,而用“典型”来代表整个同志群体就不对了。

    挑战传统的性别角色和性观念在争取平等权益的战役中是同等重要的。当我们试图用传统的阳刚或阴柔气质来评价一个同志时,我们就成为了这场战役中最可怕的敌人;更坏的情况则是全盘否定一部分曾对我们造成伤害的同志文化。这种观念使我们认定,成为某种“典型”同志不仅仅是一件可怕的事,还丢了同志圈的脸。

    庆幸的是主流文化对同志的认识有所改观。正面的典型同志形象在娱乐节目中出现得越来越频繁。譬如《欢乐合唱团》里的科特及《摩登家庭》中的同志爸爸米歇尔和卡梅隆,甚至还有dc漫画里浮夸的少年泰恩、邦克。这些角色的出现都是为了展现典型的同志形象,而非仅仅为了提供笑料。


    而不幸的是,如果我们继续用“级别”来划分同志,我们就阻碍了同志圈的进步。我们必须接受各种各样的同志,包括那些“典型”同志,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前行。(gay.net)

英文作者jase peeples,爱白网charllotte,chirr编译。

©文稿新二皇冠手机版登录网址的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爱白网”。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