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白网-最新皇冠会员网址

令人应接不暇的《武侠》

  在目前华语影坛里,陈可辛是难得比较注重形而上主题表达的导演,即使不是中
国观众,也能够对他影片中的表述感同身受。说白了,就是作品主题具有普世意义,
这也是为什么张艺谋和陈凯歌的早期影片能够蛮声国际影坛的真正原因。

  在最近几年推出的华语片里,陈可辛的《投名状》是令我印象颇为深刻的一部。
三位结义兄弟性情各异,但又交错对比得有条有理,让人联想到陀斯陀耶夫斯基的
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的叙事结构。三位主角中,最值得玩味的莫过于李连杰的
角色,他勤政爱民但又权欲倾心,最后流于天真而走向灭亡,这种忠邪难分的人物
让我想起了当今的希拉里﹒克林顿(她有美好的理想,但亦有望成为美国历史上最
糟糕的国务卿)。由於《投名状》的主题集中,叙述就比较翔实,也容易让观众进
入角色的心理。

  从读到的《武侠》的拍摄花絮起,我就充满了期待。总体而言,影片没有令我
失望,起码武打编排得非常出色,值回票价。除此之外,我不难看出,陈导对於生
活、对於世界有很多深入的思考,也非常急切想与观众分享他的沉重想法。影片里
让我产生共鸣的主题很多,但堆砌在一起,却显得过於纷杂,让我应接不暇。

  可以说,《武侠》的内容可以拍成多部电影。一些观众曾说,前后半部在内容
和表达上显得不衔接,对此我有同感。我比较喜欢后半部,基本上是在围绕著唐龙
(即刘金喜)与其亲生父母的关系展开。就唐龙这个人物而言,他儿时对父亲(即
“七十二地煞”教主)满怀眷恋,后来演变为对部族的反叛与决裂,父子因此反目
成仇而导致了相互戕杀──这足以成为一部大片的素材。至於人物之间的关系演变,
影片也提出了一些颇值得挖掘的理由,比如“七十二地煞”教主谈到对儿子唐龙的
失望时,其原因是“我们本来为世人不容,而你却去遵循他们的纲常规范”,这里
让我联想到很多同性恋者对圈内人与异性结婚而产生的反感。而唐龙(即刘金喜)
与父母的决斗,是人物内心亲情与道义之间的一场较量,这番矛盾之心和犹豫之情
让人联想到古希腊有关依莱克特拉和奥莱斯第姐弟弑母的戏剧,这种冲突在西方艺
术作品中很常见,《武侠》的表达也合情合理,但只通过武戏来表达,缺乏文戏的
细致描述,就显得仓促与肤浅。

  那么影片的前半部呢?就画面而言,不难看出《犯罪现场调查》的痕迹,叙述
则有《罗生门》的影子,而捕快徐百九对唐龙的百般疑惑和穷究不舍,又让人想起
了《悲惨世界》里侦探亚维尔对冉·阿让的死不暝目的追踪。这是一场情理和法义
之间的冲突与对抗,再加上徐百九因个人创伤而不断地自我拷问“人究竟会不会改
变”,光这些就可以铺展为一部很有嚼头的电影。

  《武侠》将西方文艺中的常见主题引入中国故事环境里,这对于缺乏形而上传
统而对普世价值怀有一定排斥情绪的中华文化来说,是有意义的。然而,众多的主
题绞进一百分钟的片长里,每个沉重主题的展示就只能停留在浮光掠影和蜻蜓点水
的层面,显得浅略了,反被一堆眼花缭乱的武打和稀奇古怪的尸体解剖镜头喧宾夺
主。

  不过就国产影片普遍患上“精神贫血症”的现状而言,我希望《武侠》成功,
并热忱期待陈可辛导演的下一部作品。

(原载新浪博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