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白网-最新皇冠会员网址

漂亮男生泰迪自述:关于《漂亮男生》

  1、关于《漂亮男生》创作起因

  写这部小说的时候,我已经休学。休学是我自己做的决定,连家人都不知道,朋友说我胆子真大,我一脸苦笑。这不是跟着谁学什么勇敢或者被称作什么壮举,我没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好长一段时间我都过着令人紧张的生活,我突然发现自己已经承受不了,于是想安静地呆一段时间。

  从2002年11月初离开学校开始,我一个人在外边租房住,当然也打工维持自己的生活。

  我不是为写小说而休学,也从来没想过自己经后要当个作家,尽管小时候曾幻想过。但是当我一个人呆着显得极度空虚的时候,特别是晚上,我有种失落感。有时候甚至让我感到很害怕,我在自己的生活中找不到一丝亮点,活着究竟到底图个什么。

  为了维持生存,我卖命地打工,还要看别人的眼色做事,我在想,是不是等到大学毕业进某个单位后也是这么回事?如果是那样的话,我的书没必要念下去,文凭也不用拿,因为我现在的工作说出去还算很体面,一个商务公司的培训部经理,公司也用不着担心会倒闭。也就在这时,我发现自己心里渐渐产生一种恐慌,我是不是来体验这种生活有些为时过早?难道一定要在大学里头呆上个几年时间才算修炼到家?

  于是我开始写作,写些自己心里的东西,结合自己体验的和可以感悟到的就成了这部小说。但这不是传记,只是小说。

  2、小说创作过程

  从2002年11月份开始到小说初稿全部完成历时4个月,这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从没放弃过。最主要是自己的心理作用,这也使我认识到小说创作的艰难。有时候自己都无法把握人物的定位问题,特别是小说中的泰迪这个角色,他是主角,该如何让他演绎自己是最困难也是最关键的。

  有时候晚上写到凌晨两三点多钟,有时候一连几天都不想提笔。我的思维比较复杂,还有些担心,因为涉及到同性恋方面的内容,对于同性恋这一群体我并不陌生,因为自己很有几个朋友就有同性取向,他们也毫不避讳这方面的事情。

  但伴随自己头脑慢慢地冷静,我开始有信心写好她。

  2002年12月底,我把工作也辞了,拖着行李回家,想专心写完小说。父母问我为什么这么早就放寒假,我说没放假,只是学校课不多所以我就回了,再去学校就直接考试,他们信我,因为我以前太听话了。后来为了怕他们看出什么破绽来,我隔几天就往武汉跑一趟,在同学那里住一夜,第二天便回家,这都是做给他们看的。

  我喜欢上网,一般都是聊天,很少浏览些文学方面的网站,但鉴于自己正在写小说,而且对她抱着很大的希望,我第一次登陆了有名的“榕树下”网站。后来每次上网都会进去瞧瞧,当然也想自己的小说被发表。我给网站的主编发了封e-mail述说我的情况,同时也咨询有关出版事宜,她让我把已完成部分的小说发到她邮箱。这可就难到我,我家里没电脑,难道要我每天泡在网吧不停地打字?这可不是说着玩的,那时我也写了四、五万字,而且还有很多地方需要修改。最后没办法,我半价卖掉自己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新手机,买了台二手电脑回来。

  从敲入电脑的第一个字开始,我就没看原来写的初稿,好象那些只是我的构思。随着自己不断的投入和思考,我又有了很多新的想法在里头。特别是在看几部优秀的国产影片后,我的思想更加开放。

  3、关于小说中的泰迪

  泰迪(teddy)其实是我的英文名音译过来的,是初中老师给我起的,我一直比较喜欢,所以就用了这个名字。小说中的泰迪是名同性恋,有着普遍学生拥有的虚荣心,甚至这些在他身上表现得特别明显,他很向往大城市学生的那种优越生活环境,同时又极力掩盖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但他也是位综合能力很不错的学生,在大一的时候就已经被推举为三个学生社团的社长。可以说在他身上总能找到些不安分的东西,同时在一些细节里也可以发觉他纯朴的一面。

  同性恋给小说中的泰迪一个特别的生存环境,这表现在他对感情的追求方面。同时小说也展现出在这个圈里的一些现状,让人不得不有些担忧。

  但是我写的和我想表达的只是针对泰迪这个人物而已。在小说中没有针对任何事情和现象发表评论。

  4、关于小说的取名

  一次跟网友聊天,他发过来一张照片问我感觉怎么样。我说照片中的男生很漂亮。他马上回复我“你评价一个男生怎么用‘漂亮’一词?”我想一般情况下,网友也都会说很“帅”,用“漂亮”只是我的一个习惯,可我没想到他的反应这么强烈。

  起初我给小说的取名为《美丽的陌生人》,是因为小说中泰迪的生活是从网络开始发生转变的,既然是网络,小说就叫个“xxx陌生人”也就很容易想到。后来我想起小说是结合自己的生活而写的,我要突现出来的是另类的大学生活,而且自始至终泰迪一直是里面的主角,所以我就改名为《漂亮男生》。

  在王小波的同性恋题材小说《似水柔情》中,我看到作者也用了“漂亮”一词来形容一个男警察。于是我就更加坚定不移地使用《漂亮男生》作为小说的名称。

  5、关于同性恋

  有关同性恋方面的内容这两年炒得特别凶,好象已经变成了一种时尚的代名词。文学、网络、电影等等都有这方面的题材。但我写这些涉及同性恋方面的内容不是赶着这个潮流,而是在我接触他们之后的一些体会。

  在大学里我只呆了一年,但是在这一年里经历得却似乎比别人要多得多。我对新生事物总有种好奇,再加上我的胆量,我所见的,所遇到的一些事情让我的心长久不能平静。

  在报刊、杂志里常看到有关同性恋方面的版块,在编者或着很多读者眼里,同性恋是个值得去研究得对象,甚至把他们当作另一类人看待。而我觉得这是一种逃避。我们可以去看看权威专家的统计数字或着一些资料,同性恋者在中国有多少,他的分布情况,还有他们的学历,家庭等等各方面的信息。其实他们就生活在我们的周围。也正因为这些,另一类敏感的人又发问——同性恋者在过着一种怎样的隐蔽生活?

  隐蔽”这个词似乎有些针对性,只不过是那些喜欢炒作的人故意给这个圈子戴顶帽子。

  只要是感情,无论同性、异性,都有自己真实的一面,爱与不爱,或者怎么去爱不存在什么隐蔽不隐蔽。同性恋也过着跟异性恋一样的生活,知所以始终有人发问是因为他们归根就没想过去了解同性恋者,或着说他们只是为了摆弄一下自身的某些东西而非要跟这方面的内容扯到一起。

  没有谁会无故公开说明自己是名同性恋者,因为这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资本,就像每个人都有生父母一样,是很自然的现象(至少在古代就已经有同性恋现象,《圣经》里也有大量同性恋方面的内容)。所以那些始终追着这个圈子不放的人老在问:为什么他们不敢公开自己的身份,然后跟我们异性恋相处在一起呢?这些问题真是可笑!无知!

  6、关于我的大学生活

  在前边我说过,这部小说是我所经历的和我所感悟的结合在一起。至于我本人是不是同性恋,我不回答这样的问题,对读者来说如果影响他阅读的心得,带着一些遐想和猜测去阅读作品我觉得更有意思些。>

  我接触这个圈子是2001年10月份,也就是我刚念大一的时候。最初是从网络中发现这个群体,其实很简单,去些比较大的综合性网站搜索就可找到。接着我见过一些网友,跟他们聊天,他们当中绝大部分像我一样是大学生,主要是因为我更愿意与同龄人交流。不过,后来我还是壮着胆子见了几位30多岁已经工作的男性,有的是政府的高级官员,有的是私营企业的老板,有的是大学老师,也有的是普通打工者。

  除了上网和见网友,当然还有自己的学习生活。也许是高中压抑太久,到了大学便疯狂寻找机会解脱自己,我的解脱是指做自己想做的,比如社团工作。其实我从不想跟文学打什么交道,因为我更追求物质方面的东西,但是当时只有一个念头——我要证实自己的能力。于是在第一个社团也就是校文学社招新的时候我去了,没多久便当副社长,到下学期居然当社长。校学生会招新时我也去了,不过是普通干事,我问他们为什么大一新生不能在校学生会里当个(副)主席之类的,他们说你们要是当了我们去干嘛?!也对,我们即使再有能力也做不了学生会主席,他们可还想入党,看来只有先来后到。后来文学社被我做得有些名气,校戏剧社,还有创业学社找我加盟,当时确实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我全答应了。于是在大一下学期的时候我便是三个学生社团的社长。

  到了2002年6月份,我们学校四个校区一齐搬迁到新学校,一个崭新却很像个工业园的地方,全校一共15000人,为此确实兴奋许久,很多外校的同学都来我们学校参观。

  2002年10月份,我有幸进入校社团管理部,得知新学校有新规定:如果有学生申请成立新的学生社团,只要符合四项基本原则等等条款的都批准,结果一下出现了40多个学生社团,于是乎我马上把自己的三个社长职位全部让贤。因为这些东西已经满足不了我的虚荣心。

  我是专科生,大一下学期学校进行“专升本”考试,我是全校唯一一个连名都没报的人。因为我考虑到很多方面的因素,比如高额的“专升本”费用等等。刚开始的时候我们2001级英语专科班共89人,结果竟出现三批“专生本”名单,每隔一段时间出来一批,我懒得去理会,但是当最后“专升本”彻底结束时,我们班居然只剩下24个人,也就是说“专升本”的比例高达73.接着我们这个小班开始被世人瞩目。

  我向来都认为文凭对于一个人的价值来说谈不上什么,但是不要文凭不等于不继续学习。我开始有些想法,也就是休学,我不愿意退学,是因为我要为自己负责,万一在经后出现什么意外我还是会回来上学。当我把自己的想法跟几位看似很了解我的学长讲的时候,他们说我应该好好读书学习,我很失望,因为连他们都不懂读书学习跟上学的区别。

  我学的是英语,以后靠的是自己的本事而不是文凭,至少对于我这个专业是这样,我也一直都这么认为,就算是错我也要错到自己彻底认清,这谈不上什么后悔,一个人的路只要是自己认真把握就行。

  于是我决定休学,没跟家人商量。我跟老师撒谎说我爸出车祸瘫痪了,妈又体弱多病,家里还欠了好多的钱,我要休学回家照顾他们,因为跟老师关系不错,加上他们很信任我,于是我的休学手续很容易办完。

  就这样,我离开学校,在汉口租间小房住下。我看了报纸去一家武汉的商务咨询公司应聘培训部经理职务,是老总亲自面试,这时我发现过去的一年我的社团工作没白干,至少让我修炼得自信、大方,加上社团工作本身也是锻炼人的管理才能。当他问我的文凭时,我说我是广告专科文凭(我没敢说是学英语的,怕他考我,因为我的英语水平才大一嘛!),因为学费没交,毕业证学校没发。他信我,我便很轻易地通过了。

  但是后来确实是为了专心写小说,我辞职了。

  7、关于我的未来

  现在已经有网站邀请我去做网络广播主持人(nj),是公益性质的,我很有兴趣。另外因为接触网络,我发现有很多的机会自己可以去试试,比如做网络编辑、策划等等,这些工作不在意应聘者的文凭,也正和我的口味。

  我从来没有说过自己不想读书学习,在休学后我更加有学习的欲望,因为自己接触社会看到许多,也发现有很多的机会,但是我想学的那些东西是学校里没有的。

  我很佩服那些不停出文学作品的人,文学在他们身上已经变了一种灵魂,是一种很自然的流露。特别是在我创作完这部小说后更加深有体会。我不知道自己经后还会不会写小说,至少不会再为了写她放弃太多!

  我开始变得很现实,是不是庸呢?我不知道。

  作者邮箱:baby-tcl@163.com

网站地图